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的科创热情,提高创新与实践能力,我院将举办第一届“食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寒假我院将开展食创冬令营活动,为学院首届“食创杯”大赛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以下为食创杯大赛介绍:
一、食创杯简介
主题:以“食”启智,“品”味未来
目的: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孵化有潜力的科创项目和团队,学院从今年开始特举办“食创杯”创新创业大赛。
要求:大赛主要面向学院低年级本研学生。在规定截止日期前,每个课题小组需提交一份竞赛作品,包括学术论文(8000字以内),或调研报告(15000字以内),或商业计划书,以及申报表和汇报PPT(20页以内);且团队内每个人均需要提交一份项目总结(可以包括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办法,科研收获,在团队内的贡献,以及未来规划等等)。
二、食创杯安排与规则
活动安排:
活动规则:课题内容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务必诚信参赛。
三、奖项设置:
创新赛道——优秀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或调研报告)6项,证书+研究活动经费支持,3000元/团队。
创业赛道——优秀创业项目6项,证书+研究活动经费支持,3000元/团队。
优秀个人(6名),证书+奖品。
优秀指导老师(6名),证书+奖品。
前期已征集了选题,共计10位导师13个选题,以下为本届食创杯的导师简介及课题指南(按导师姓氏首字母排序),有意向加入的同学请将本人情况介绍填写到附件1:个人情况介绍中,并将附件1及本人照片打包命名为:学院+班级+姓名,于12月27日24:00前发送到导师邮箱,同时抄送学院邮箱spxytw2022@163.com。导师根据学生报名情况进行挑选,物色合适成员加入项目团队,并将最终项目组团队成员信息填写在附件2:团队成员名单中,于12月31日24:00前打包发送至spxytw2022@163.com。为保证组队成功率,建议每个同学可以考虑选择1-3个选题,逐一和导师进行沟通。
食创冬令营开营时间预计为2025年1月6日-7日,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将开展开营仪式、集中培训、参观实验室、项目团队对接等活动,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以下为导师简介和选题介绍:
曹锦轩
食品营养与健康系教授
联系方式:caojinxuan@btbu.edu.cn
教师简介: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主持或完成国家级课题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H指数46,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9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2项(转让转化9项)。
牦牛壮骨钙醋饮料研发与企业应用示范
招生限额:5人
专业要求:食品相关专业低年级本研学生
具体要求:
1.深入了解本项目的相关研究,掌握其理论和方法。
2.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备科学实验或调查的设计和操作能力。
4.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准确分析和解释数据。
5.具备较好的写作能力,能够规范地撰写项目报告。
6.具备积极探索和创新精神。
选题背景:
我国钙缺乏人群比例较高;钙补充剂市场上主流产品问题较多,日常膳食补充钙“食疗”已成趋势;我国食醋市场消费趋势与钙补充新产品开发必要性;骨源生物钙醋新产品开发可行性与挑战性。
拟解决主要研究问题:
1. 以大米粉、牦牛骨粉为主要原料,采用醋酸-骨粉共发酵技术发酵生产牦牛壮骨钙醋饮料,并探索该产品产业化最优生产工艺条件和流程;
2. 测定牦牛壮骨钙醋饮料中骨胶原多肽螯合钙、醋钙及其他有机酸钙的有关指标,探究产品中钙富积量、钙形态占比等问题;
3. 分析牦牛壮骨钙醋饮料中的风味物质,测定产品的浊度并对其进行感官评价,探究钙混合物对产品澄清度及其自身稳定性的影响等问题。
李赫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联系方式:20160801@btbu.edu.cn
教师简介:原中粮高级工程师,省级引进人才(江苏、新疆),北京市教书育人先锋。承担国家十三五、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农业部重大攻关任务及产学研课题30余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30余项,带领我院学生获2024年挑战杯揭榜挂帅全国特等奖,以及大学生互联网+等A类竞赛省部级奖7项。
选题一:传统蛋白粉 OUT,营养替代蛋白肉 IN!为健康加分!
招生限额:3-5人
专业要求: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对替代蛋白、食品风味开发以及市场分析感兴趣的同学优先。)
期望具备的能力:创新思维、文献检索能力、实验与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
选题背景及意义:
传统的健身蛋白粉与营养蛋白粉还存在不足,限制了其广泛接受度。此外,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健康饮食以及环境友好的追求,使得开发一种既营养又美味的食品替代品成为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营养替代蛋白肉应运而生。
选题内容:
植物肉不仅是食品产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还能改善居民饮食结构,有益健康。但当前植物肉还存在不足,本团队致力于改良工艺,模拟动物肉口感和味道,同时追求优质蛋白供给和健康优势,同时也因其植物基属性而降低了牲畜疾病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选题任务:
1. 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
2. 配方再研发与技术创新
3. 营养与健康效益评估
4. 产品开发与包装设计
5. 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
李赫 传统蛋白粉 OUT,营养替代蛋白肉 IN!为健康加分!
选题二:创新未来食品:特色替代蛋白饮料
招生限额:3-5人
专业要求: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对替代蛋白、食品风味开发以及市场分析感兴趣的同学优先。)
期望具备的能力:
创新思维、文献检索能力、实验与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蛋白供应,我国亟需寻找更高效的蛋白生产方式。此外,消费者们也逐渐认识到蛋白与健康的紧密联系,正在通过特定食品和饮料积极补充额外的蛋白质。而在目前的各种高蛋白植物基食品中,即饮饮料是零售市场最大,零售额和家庭渗透率最高的品类,也是未来微生物蛋白创新食品开发的重要方向。该产品能够推动健康升级、发挥经济价值、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健康、美味、经济三重平衡。
选题内容及任务:
1. 微生物蛋白的加工特性研究
2. 口感与风味创新
3. 产品配方设计与工艺创新
4. 开发商业化路径
李健
副院长、食品质量与安全系教授
联系方式:lijian@btbu.edu.cn
教师简介: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全北京市属高校青年拔尖人才,北京食品学会副理事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项,国家卫生健康委政府购买服务2项,企业委托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专利授权30余项。
“鱼你同行”营养健康新型鱼豆腐产品开发
招生限额:
4-5人(大二以上本科生或研究生),太阳成集团tyc122cc学生不限专业3名,商学院1-2名,有大创或学生竞赛的经验优先。
选题背景: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识增强,高蛋白、低脂肪、营养均衡的食品越来越受欢迎,其中鱼豆腐因美味营养而广受好评。但传统鱼豆腐还存在不足。此项目不仅提供健康美味多样化的选择,还能促进渔业资源合理利用和食品产业创新。
选题内容及任务:
1. 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了解市场趋势;消费者需求分析;竞品分析
2. 配方设计与原料选择:鱼肉蛋白的选择;植物蛋白的选择;微生物蛋白的选择;配方优化
3. 产品开发与优化:产品试制;口感与风味优化;营养与健康效益提升
4. 项目成果:通过本项目形成2-3款新型鱼豆腐产品,撰写1份学术论文、项目调研报告或商业计划书。
郦金龙
食品营养与健康系教授
联系方式:lijinlong@btbu.edu.cn
教师简介:教授,博士生导师,太阳成集团tyc122cc科研创新基地服务中心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食品生物活性物质绿色制造与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选题一:基于脂肪酶催化的多肽绿色合成路径探索
招生限额:不超过3人
具体要求:
1.太阳成集团tyc122cc大二及以上年级,优选有志读研的本科生。
2.本项目创新性较强,对理论认知及实验操作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具有较强的自我思考、学习和探索能力(及兴趣)。
3.需要有较充足的时间进入实验室开展课题(时间协调能力、自律能力及效率把握能力)。
4.遵守对课题研究及相关思路的基本保密要求。
5.能接受失败。
选题内容及任务:
1. 阐明基于脂肪酶催化多肽合成的共性规律:基于不同来源脂肪酶催化不同氨基酸形成肽键的活性,阐明脂肪酶催化下氨基酸向多肽转化及多肽分子量分布的共性规律。
2. 探明基于脂肪酶催化多肽合成的调控策略:基于脂肪酶催化氨基酸形成多肽的普遍性、特异性规律,探明基于不同氨基酸、不同催化条件、不同脂肪酶介导的多类型多肽高效合成的差异化调控策略。
3. 构建基于脂肪酶催化多肽合成的多维机制:深入阐释并构建由氨基酸“自下而上”合成多肽策略中的肽键高效形成机制、脂肪酶活性激励与抑制机制、酶催化专一性与特异性机制、多肽分子定向构建机制等多维机制。
选题二:一种“吃了能减、边吃边减、多吃多减、越吃越益”的功能淀粉胶囊开发
招生限额:不超过5人
具体要求:
1. 大二及以上年级,专业不限(以食品专业为主,兼顾产品开发相关背景)。
2. 本项目应用性较强,需要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
3. 需要有较充足的时间进入实验室开展课题(时间协调能力、自律能力及效率把握能力)。
4. 遵守对课题研究及相关思路的基本保密要求。
5. 能接受失败。
选题背景及意义:
课题组前期已经研究开发了一种多效健康的功能淀粉,该功能淀粉属于一种全新结构的抗性淀粉,其可实现“保口感”、“控碳水”、“抑油脂”、“优肠道”等一举多效的健康目标。具体而言,该功能淀粉的摄入,其一方面具有超低消化特性,达到控碳水以及降低淀粉向内源性脂质转化的目的;另一方面,基于该淀粉自身独特的结构特性,其能在小肠内与食源性脂质及其不同消化产物形成紧密复合物,抑制脂质的消化与吸收,降低外源性脂质积存水平;此外,该淀粉在小肠内形成的淀粉-脂质复合物,具有典型的RS5型抗性淀粉结构特性,能被大肠中的肠道微生物利用,实现促进肠道健康的额外功效。
选题内容及任务:
以课题组前期研究开发的一种多效健康功能淀粉为核心原料,面向功能食品市场,开发胶囊型功能食品。
郦金龙 一种“吃了能减、边吃边减、多吃多减、越吃越益”的功能淀粉胶囊开发
宁方建
食品营养与健康系副主任/讲师
联系方式:ningfj@btbu.edu.cn
教师简介: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等项目5项,参与完成国家863计划,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2次。
选题一:木姜叶柯功能活性成分提取与食疗产品开发
招生限额:招募3-5人,其中食品专业1-2人,市场营销1人,新闻传播或者设计专业1人。
要求:对本项目感兴趣,有业余时间投入
选题背景及意义:
本项目有助于深入探究木姜叶柯功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与功能机制,丰富天然产物化学和食品功能学的研究内容。在健康产业方面,能为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患者提供新的饮食辅助治疗选择,满足人们对预防保健和疾病康复食疗产品的需求。同时,也可带动相关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山区特色资源的产业化进程,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
选题内容:
1.木姜叶柯功能活性成分提取;
2.木姜叶柯甜茶饮料和压片糖果等开发。
选题任务:
1.完成产品工艺的流程的设计与实施;
2.完成产品的包装设计;
3.完成产品的市场营销策划和推广。
选题二:药食同源掌叶覆盆子功能性食品开发
招生限额:3-5人,其中食品专业1-2人,市场营销1人,新闻传播或者设计专业1人。
要求:对本项目感兴趣,有业余时间投入。
选题背景及意义:
掌叶覆盆子作为传统的药食两用食材,目前其在功能性食品领域的开发利用尚不够充分。开发掌叶覆盆子功能性食品,可满足人们对天然、营养、具有保健功能食品的需求。同时,有利于拓展农业产业价值链条,提高掌叶覆盆子种植农户的收入,推动地方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对传承和弘扬传统药食文化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选题内容:
1.对掌叶覆盆子功能成分的深入分析与鉴定,研究其在不同加工条件下功能成分的稳定性与活性变化。
2.依据研究结果,设计并开发多种形式的功能性食品,如饮料、糕点等。优化产品配方与制备工艺,确保产品既保留掌叶覆盆子的功能特性,又具有良好的口感与品质。
选题任务:
1.完成产品工艺的流程的设计与实施;
2.完成产品的包装设计;
3.完成产品的市场营销策划和推广。
蒲丹丹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系副主任/讲师
联系方式:18518351472@163.com
教师简介:主持国家级、省部级、企业横向等科研项目5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7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批软件著作权2项,编著“十四五”规划教材一部,2024年获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2/10)。
天然植物源无糖风味饮料研发与创制
招生限额:3-5人
要求:
1. 对感官评价、风味分析、调香有一定的兴趣。
2. 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调研文献、开展分析化学实验和配方开发及评价实验,需要一定的时间投入。
选题背景及意义:
高糖饮食会诱导诸多健康问题,因此,无糖饮料作为一种低热量或零热量的饮品选择,为满足感官享受与健康提供了解决方案。然而当前许多无糖饮料的甜味感知愉悦度与蔗糖等糖类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开发一款天然无糖的甜味感知愉悦度高的饮料且赋予其特色甜香风味在饮料减糖增甜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选题内容及任务:
1.调研具有甜味和甜香特征的可食用植物;
2.优化提取工艺,确定最佳甜味感知方案;
3.分离鉴定关键甜香化合物,重组特征风味;
4.创制无糖风味饮料产品,动态感知评价修正配方。
王蓓
副院长、食品质量与安全系教授
联系方式:wangbei@th.btbu.edu.cn
教师简介: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与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美国专利2项,参与软件著作权申请过4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
养生新趋势,万物皆可萃--基于超声辅助萃取技术促进中式养生茶营养价值的提高
招生限额:拟招募5人
要求:
1. 太阳成集团tyc122cc学生以及其它与该项目相关的专业学生。
2. 希望学生踏实认真、乐于学习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选题背景及意义:
目前冷萃茶传统制备方法存在一些问题,而超声在萃取过程中产生的空化效应,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于液体内部形成微小的高压高温区域,促使茶叶细胞破裂,使茶叶内的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更易溶出。机械效应则进一步加速了这些物质在溶剂中的扩散与混合,显著提高萃取速率。
选题内容:
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不同超声条件对茶中营养物质的萃取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并测定正交试验条件下各种茶汤中营养物质的析出效果、风味品质和感官评价,最终通过极差分析得到兼具提高萃取效率、缩短萃取时间和风味品质良好的工艺条件,制备具有一定商业价值的超声辅助萃取机器。
选题任务:
技术关键为确定实现萃取效果更优、时间更短同时风味品质好,符合消费者要求的工艺参数。主要技术指标包括: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咖啡因、茶多酚、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 3.茶汤的挥发性化合物含量 4.感官评价
许朵霞
院长助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联系方式:xuduoxia@th.btbu.edu.cn
教师简介: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论文内容被Elsevier引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件,出版学术著作4部,编著白皮书2部,制定标准1项,兼任农产品品质规格营养功能评价风味物质全国技术中心副秘书长。
天然微脂体纳米技术低碳高效稳态化功能因子靶向递送新风潮
招生限额:拟招募5人
要求:
1. 以食品专业,化材、经济学等专业为主,欢迎各学科人才报名。
2. 学生需提交word版计划书。
其内容要求包括研究目的、研究过技术方法以及研究进展等方面。学生需要做到技术研究思路完整清晰,可操作实施性强和科研基础能力扎实。
选题背景及意义:
食物中的功能因子通过激活酶活性或其他手段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是实现精准营养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营养调节的重要手段。但是,功能因子也具有许多缺点,稳定性、感官品质和生物利用率等问题还亟待解决。功能因子稳态体系和靶向精准递送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主要手段,填补国内技术空缺,助力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
选题内容及任务:
功能因子具有多种优点,但因其溶解性差、易分解等原因,应用范围难以拓宽。因此本选题基于绿色递送体系,突破传统工艺限制,有效解决典型功能因子的瓶颈。希望学生通过创新技术攻克其利用痛点,实现技术转化,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领域。
许朵霞 天然微脂体纳米技术低碳高效稳态化功能因子靶向递送新风潮
赵东瑞
酿酒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
联系方式:zdr@btbu.edu.cn
教师简介: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企业横向项目;参与1项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校企横向项目;在国内外食品领域高水平期刊发表相关论文19篇。
“智造”——基于人工智能对京津冀区域白酒制造业的深度改革
招生限额:本项目拟招的人数为4人
要求:学术背景为酿造工程、计算机专业、经济学专业。
选题背景及意义:
现阶段白酒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低。我们团队拥有4项国家发明专利应用于白酒自动化生产线,建立在线服务管理系统应用于企业规范化生产和管理。同时,由于发酵行业的工艺原理具有极大共性,我们的系列产品——“智”造,也可广泛应用于传统发酵食品的生产与管理,传统制造业对“智”造系列产品的需求将呈指数上涨。
选题内容及任务:
酿酒一般要经过七大步骤。尽管传统工艺具有文化传承和地域特色等优势,但已有的现代化生产设备还存在问题。有鉴于此,我们特提出4款白酒现代化生产设备以改良酿酒核心环节,并且开发出1款软件著作用于优化传统制造业管理现状,接下来的任务则是继续深挖白酒酿造工业中可以智能化的环节,并且对软著进行优化、升级。
赵国萍
食品质量与安全系副主任、讲师
联系方式:zhaogp@btbu.edu.cn
教师简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项,主持国家乳业创新中心、小仙炖燕窝等横向项目课题多项,累积发表论文21篇。
水产动物肽风味与肠健康双效赋能
招生限额:本项目拟招募4人
要求: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工程相关专业背景,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负责,热爱科研,有团队精神。
选题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生物活性肽的研究成为食品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在风味方面,水产动物肽有可能在改善或赋予食品风味上发挥积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生物活性肽能够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成、促进肠道细胞增殖与修复、增强肠道免疫功能等途径,产生有益影响。
选题内容:
1.水产动物肽风味特性解析
2.水产动物肽对肠道健康的影响评价
3.水产动物肽双效赋能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
4.水产动物肽在食品中的应用开发
选题任务:
1.采用现代感官分析和风味化学技术(如GC-MS、LC-MS等),解析不同水产动物肽的主要风味构成,并开发产品应用。
2.利用体外模拟肠道发酵模型和动物实验,评估水产动物肽对肠道屏障、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3.分析其在提升肠黏膜屏障功能和保护肠道健康中的具体作用机制。